標籤: 邁向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同理可證,職業生涯的第一條原則是:停止犯錯,所以讓我們來看看人們發現自己的熱情後最常犯的七個錯誤。 想擁有成功的事業,首先你必須打破常規,跳出慣性思維。 ●錯誤 4 :表達熱情對你來說,很困難嗎? 童妮想要進入廣告業,很小心地向我解釋她為何覺得廣告業如此引人入勝。她制訂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接受教育的計畫,顯示出她對畢業後的就業市場有非常清楚的了解。 問題是,童妮的溝通能力…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同理可證,職業生涯的第一條原則是:停止犯錯,所以讓我們來看看人們發現自己的熱情後最常犯的七個錯誤。 想擁有成功的事業,首先你必須打破常規,跳出慣性思維。 ●錯誤 6 :你對計畫過敏嗎? 我知道「計畫」這個詞並不性感,不會讓人們想到興奮、解放或者自由的形象,我甚至承認這個詞也許暗示了無聊。事實上,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職業規畫的忠實信徒,當我了解大家對於制訂計畫的反應有多麼…
每到年底,很多人就蠢蠢欲動,想去找主管或老闆談談加薪,可是在鼓起勇氣之前,要講究策略和戰術,不要莾莾撞撞的直接去敲老闆的門。 ※ 談加薪,一定要鋪梗!以下這些訣竅請學起來: 1. 配合度高 –台灣企業不論是老闆或員工,都喜歡任勞任怨、高度配合的員工,就是大家愛嘲笑的阿信!可是這種人就是能用、好用、耐用,物超所值! 2. 數字漂亮 –不要再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種蠢話了,…
身處效率和紀律掛帥的亞洲,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在學習,但是在缺乏自主意識和冒險精神之下,其實只是照套前人思維、不假思索的裝進自己腦袋而已。 圖片來源:nguyentuanhung 在臺灣填鴨式教育的環境下成長,我對中學時期的一幕印象深刻。 期中考結束第一個科目,兩位同學討論著剛才考卷裡提到的某種植物,似乎在他們的社區很常見。此時,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走過來,語帶嘲諷的說:「那一科都交卷了,說再多還有意義…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同理可證,職業生涯的第一條原則是:停止犯錯,所以讓我們來看看人們發現自己的熱情後最常犯的七個錯誤。 想擁有成功的事業,首先你必須打破常規,跳出慣性思維。 雖然我也想提供樂觀的資訊,但是我更想告訴你如何成就一份成功的事業,而不僅僅是鼓勵你,你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錯誤 1 :你的熱情已經越界,直達危險的癡迷狀態了嗎? 熱情與情感有關,情感可以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如果你想要改變世界的話,讓人們的利益跟你保持一致,是最有效的方法。 圖片來源:Collection Agency樂威壯 這週的專欄,我們來探討一下「有毒的理想主義」。 隨著年紀漸長,我越來越討厭只會滿嘴空談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動不動拿著道德的大帽子壓人,卻不知道該怎樣把事情辦成。經典的蠢話像是: 「核電會有核污染,讓我們廢核吧!什麼?廢核後要用煤電?煤電會增加碳排放,怎麼能走回頭路,不會用綠能嗎?什…
性別對調,女上男下塗上他慣用的KENZO冰之誘惑,讓自己散發自信的中性味道,再讓他穿上帶有我體香的彈性絲襪,來個女上男下角色大混亂。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樣:手輕輕撫過他腿部的每寸皮膚直達敏感部位,然後是火熱的嘴唇,身體主動引領律動和高潮……
重制藥的由來,重制藥的概念始於1984年的美國。當時美國有約150種常用藥的專利期已到,而大藥商認為無利可圖,不願繼續開發,這些藥成了無人認領的“孤兒藥”。因此美國出臺法律規定,新廠家只需證明自己的産品與原藥生物活性相當即可重制,從而出現了“重制藥”的概念。“重制藥”與“專利藥”在劑量、安全性、效力、品質、作用、適應症上完全相同,但平均價格只有專利藥的20%-40%,個別品種甚至相差10倍以上。
“不同的化學原料進入大型混合設備進行配料,混合後的藥粉被壓成小藥片;綠色、白色的膠囊如爆米花一般從機器中迸出;工人們機械地包裝和裝箱。”這是在印度“重製藥”藥廠常看到的情景。提到印度的便宜的重製藥,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名字:印度商人巴伊·莫漢·辛格。
1937年,在印度西北部城市阿姆利則,兩個堂兄弟合夥開了一家小藥店,主要代理國外藥品銷售。1952年,這家藥店被轉手給了印度商人辛格,更名為“蘭博西實驗室公司”(簡稱“蘭博西”)。當時,印度政府還沿用英國統治時期的産品專利法,嚴厲控制制藥業。歐美制藥業巨頭研發新處方藥後獲得專利,並以此獲取長期壟斷利潤。而印度本土企業根本就沒有能力通過研發來開發新的專利處方藥,消費者只能購買歐美廠商的昂貴處方藥,但一般消費者根本就買不起。因此出現市場空缺,辛格從中看到了巨大商機。
專利法不允許重製已注冊專利的處方藥,而辛格卻瞄準當時沒在印度注冊專利的瑞士羅氏公司的一種鎮靜劑“苯甲二氮”,然後下手開始重製。辛格通過匈牙利的一家藥廠獲得這種産品的原料藥,然後將原料藥製成製劑,包裝後以新的藥品品牌推出市場。極大的成本優勢使該重製藥投入市場後立刻獲得巨大利潤。當時,“苯甲二氮”出口到印度的價格是1.2萬美元/公斤,而辛格的重製藥品的成本價格僅為3000美元/公斤。辛格的公司第一年就賺了100多萬美元,“蘭博西”迅速成為印度 本土頭號制藥公司。後來,“蘭博西”又重製了全球制藥業老大輝瑞公司最暢銷的專利産品、每年銷售額達130億美元的“立普妥”。因此,“蘭博西”帶頭讓印度走向了“重製藥大國”的道路。
印度政府保護
為重製藥在印度生産立法保護
看到蘭博西的崛起不僅帶來鉅額利潤,還為窮人提供低價藥品,印度政府決定鼓勵本土制藥公司。1970年,印度頒布新的《專利法》,允許印度制藥公司重製生産任意一種藥品,只要生産工藝上和其他藥廠專利注冊的生産工藝有區別就行,這就為重製藥在印度氾濫開了保護。當一國家的某一家公司開發了一個新藥物,該公司可擁有至少20年的專利。這意味著這家公司是唯一的一家可以合法生産這種新藥的公司,所以它就控制了藥物價格。在藥物專利期內,如果重製則等於是侵權。
印度政府的新政策使蘭博西更加如魚得水,越來越多的重製藥品公司開始在印度大行其道。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因為1970版專利法的保護,一款通過美國FDA審批的藥物,僅3個月後就能在印度市場上看到其完全相同的重製藥。此外,印度對重製藥的政策非常寬鬆,若是在美國FDA上市的藥品,在印度上市前不需要再做臨床實驗,只要印度藥品衛生部門測試兩種産品成分一致就可以上市。
1995年,印度加入WTO並修改了專利法,授予了藥品産品專利,但只對1995年以後發明或改造的藥物提供專利保護。雖然看起來是與國際同步了,但在全球有著巨大市場的印度重製藥肯定不甘心告別市場,於是印度政府想了個新辦法:藥品的“專利強制許可制度”。比如,印度專利局就向印度制藥廠Natco簽發“強制許可”,以生産德國拜耳公司的肝癌藥物“多吉美”的重製藥。“多吉美”的專利有效期到2021年,但Natco公司早在2000年前就開始重製銷售。拜耳公司于2011年向其提起侵權訴訟,沒想到遭到“強制許可”。印度專利局的理由是“拜耳藥物太貴,普通民眾消費不起”。
沒有取得“強制許可”的印度制藥公司則一邊出售重製藥,一邊與原來的研發廠家進行專利法律戰。如今,“蘭博西”將廉價重製藥銷往150個國家,迅速成為世界第五大制藥企業。但“蘭博西”每年都要面對各種訴訟,幾乎跟全球知名制藥公司都打過官司。在專利保護上,瑞士諾華公司曾與印度政府進行過“法律戰爭”,但最終以諾華敗訴告終。
價格便宜
印度重製藥是歐美專利藥的10%-50%價格
如今,制藥産業成為印度三大經濟支柱之一,印度已成為以重製藥為核心優勢的制藥強國。在印度這個世界藥房裏,早已有100多家藥廠獲得美國FDA認證的藥廠,每天將各種重製藥發往全球。據統計,目前全球有30%的“重製藥”産自印度。
2012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對印度的低成本重製藥點讚。無國界醫生等組織也是印度重製藥的支援者。其中,無國界醫生所需的抗艾滋病藥物,80%來自印度。
醫療旅遊
吸引很多外國人到印度看病
據印度媒體報道,相比于公立醫院,印度的私立醫院條件比較好。因為重製藥的成本低,促進印度醫療旅遊的繁榮。印度不少私立醫院技術水準是世界一流的,廣告語就是“接受第一世界的服務,享受第三世界的價格。”每年,有來自歐美、中東和印度鄰國大批的遊客到印度看病,被稱作醫療旅遊。只要花1/10至1/2的價格,就能享受在自己國家同樣的治療效果,病好後還能在印度進行愉快的精神之旅,真是一舉兩得。
因為百姓吃不起原廠專利非常貴的藥,政府強力保護國家的製藥產業,造就了印度製藥的精密及蓬博發展
這就是印度-世界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