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補益
前面講了離坎立極二卦,今篇再講四正卦中的震卦——甲卯乙方位。
《黃帝內經》認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黃,發枯委,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形壞而無子耳。〞它的意思是說女子的衰老首先從陽明經開始,慢慢地導致三條陽經氣血逐漸衰退。
海帶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海帶不僅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積熱,還可以對付因出汗過多出現的體力透支。海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佈者大有裨益。
而今社會,人心虛浮者多,很多友友一開始學風水,就專找那些吹得高深的玄學或理氣派,或所謂的上古秘傳等,自認為習得了九陰真經,獨步天下。諸不知任何學科都得從基礎入手,而吹得再高深的學術,若沒有基礎知識作墊腳,都會成為自以為是的氣球,甚而依此去行騙于人,或被別人所騙。
肉蓯蓉煲豬腎取豬腎1對,肉蓯蓉30克,枸杞子15克。首先將豬腎切開,挖去白色筋膜,清洗幹凈,切薄片;再將肉蓯蓉、枸杞子洗幹凈。然後將豬腎與肉蓯蓉、枸杞子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500毫升,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30分鐘即可。食用前加入鹽少許調味。肉蓯蓉有沙漠人參之稱,甘溫入腎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枸杞子能養肝血、補腎精;豬腎可補益腎氣、益精填髓。可用於耳鳴耳聾伴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的中老年人。
補肺助脾,潤腸通便,益肌膚。瓜子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它命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使細胞再生,防止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古中醫中早就有關於五谷雜糧可養五臟的記載,而早在古代民間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其實所謂的五谷主要是指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那麼五谷如何滋養五臟,如何食用最好呢?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並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即不同身體素質的人,進補的食物應有所區別。古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對多數人而言,只要糧谷、蔬菜、肉畜、魚蝦、果品等兼而取之,相互配合,不偏食,遵循因時制宜的原則食之,即可發揮它們對人體補精益氣地作用。中、老年人因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各類虛症,當以滋補。按中醫理論,體虛分陰陽、氣血、五臟虛損等4大類12種。陽虛包括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陰虛包括心陰虛、脾陰虛、腎陰虛、肺陰虛、肝陰虛;氣虛包括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血虛包括心血虛、肝血虛。就大類而言,陽虛者宜食羊肉、羊腎、豬腰、牛骨髓、狗肉、鹿肉、核桃、栗子、韭菜、豇豆等。陰虛者宜食海參、牛乳、豬腎、蜂蜜、白木耳、芝麻、黑豆等。氣虛者宜食羊肚、雞肉、鵪鶉、鴿肉、鯽魚、鱔魚、泥鰍、燕窩、大棗、桂圓肉、飴糖等。血虛者宜食母雞、豬肝、羊肉、豬心、大棗、桂圓肉、荔枝、胡蘿卜、菠菜等。不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最好請教醫生後再作選食。
血虛的范圍比貧血廣,不貧血的人也可以血虛,尤其是女性。而且,中醫講的血虛,絕不是單純孤立的,多半會牽涉其他問題,如氣虛血虛、血虛血瘀、腎虧血虛、陰虛血虛等。所以,中醫認為有補血作用的食物同時具有不同的偏性。所以,在食用時應該辨證,否則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補血效果,反而會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