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年奧運,舉重教練蔡溫義幫助選手許淨奪得金牌,他自稱是靠策略智取,媒體則稱為欺敵成功。

仁川亞運台灣代表團返國歡迎餐會5日舉行,舉重女子金牌選手許淑淨(右)、林子琦(左)與教練蔡溫義(中)出席餐會。(記者簡榮豐攝)
但是近日有作家為文認為有違運動家精神,便給蔡溫義起底,大家才知道自1980至1984年間,當時本身是舉重選手的蔡溫義在這四五年破了40次全國紀錄,拿到40次獎金。
起底無非是要暗示蔡溫義不老實是其來有自,年紀輕輕早有案底在,今年奧運不過是故技重施、故態復萌罷了。這個說法對我而言,它挑起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不論是國家或企業,訂了一個制度,選手或員工按照制度走,按次或按月領取符合規定的獎金,因此有所保留實力,以增加獎金總數,如果是錯的,是制度錯了還是人錯了,是國家錯了還是選手錯了,是企業錯了還是員工錯了?
員工保留實力,是被制度逼的
蔡溫義保留實力,「省吃儉用」一點點將實力吐出來,總共拿到40次獎金,站在現在這個時空實在難以想像,40次也未免太神了吧,自己舉重的公斤數固然可以控制,竟還能每次神準預測與調控其他選手的公斤數?我只能說,蔡溫義很會做功課,能夠知己知彼40戰40勝。(但是媒體認為這是弊病,後來國家紀錄獎金就廢了。)
重點來了,蔡溫義這個操盤手法,不是他一個人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職場的現象。在這個目標導向、績效掛帥的時代,只要必須背負數字壓力的上班族,每個人都是蔡溫義,都要在每個月打破自己上個月的紀錄,不斷追求成長,才能領到獎金過日子。如果蔡溫義保留實力的作法遭受非議,那麼至少一半上班族也要受到筆伐…
隨著目標調整能力,不斷的演進,不斷的成長,這些「生化人」如果不保留實力,停止演進,無法打破之前的紀錄,做不到成長,就會被炒魷魚,被迫職涯中斷。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家大企業裡擔任業務經理,有一次酒足飯飽向我抱怨他的總經理,理由是業績衝太快。我不是做業務的,這個理由聽起來真是奇怪,心想業績好,高興都來不及,獎金領多多,有什麼好抱怨的?於是他將委屈一洩千里,一股腦兒倒給我,卻給我上了一堂震撼教育,才知道有人工作是不必卯足勁幹的!
實力全都露,害慘自己
三年前,他跟著這位總經理轉戰到這一家企業,和老東家同行,才剛起步,需要有老將來開疆闢土,打下江山,開出的獎金制度相當豐厚,他們就是被這麼利誘過來。因為業績是從零開始,這位朋友心裡打的如意算盤,是這門好親事起碼可以讓他輕鬆過五年好日子,那裡知道才三年就從天堂掉入地獄,沒有一天不是水深火熱,被數字追著跑。他氣的是,一開始就和總經理說好,保留實力,每一年成長兩位數即可,問題是總經理衝過頭了…
「如果做到兩位數成長,可以五年高枕無憂,那裡知道總經理做到三位數,第一年還可以不那麼費力,第二年就很勉強,今年根本過不了…」
「所以,領到的獎金只有第一年最多,第二年領的錢快要和老東家打平,今年要落袋平安,難喔~~」
老闆並沒有放過他們,每個月照例伸手要成長率,給不出來就臉色難看、說話難聽,不像一開始時禮賢下士的態度,使得朋友胃痛失眠,壓力大到不行,領到的獎金還不如預期,他對自己三年前做出這個轉職決定懊悔不已。
「那裡有天天過年、年年成長的?成長率害死人!」
實力一點點吐出來,反而有利
很多一兩年換一家公司的外商流浪總經理,也都是敗在成長率交不出來。外商來台灣設分公司,當這裡是一個新市場,唯一目標就是賺錢,不斷榨出成長率。
我的另一位朋友是外商總經理,第一年成長100%,隔年總公司認為是新興市場還可以成長,第二年訂目標成長100%,可是他交不出成績,不得不捲鋪蓋走路,事後檢討分析,得到以下教訓:
「以後,要把成長率攤三年來達成,保留實力,不要第一年就衝到頂。」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闆不斷要求成長率,員工就會保留實力,讓自己保持在持續進步中,每年都成長一點,這種「年年成長型」的員工在職場上的夀命,比「暴起暴落型」來得長夀,而且不只生涯安全,長期下來,領得的獎金穩而多。
運動選手賺獎金過日子,制度說破紀錄可以拿獎金,破紀錄便會成為他們的謀生之道,蔡溫義三十多年前只是做了一道簡單算術,破40次的獎金是破1次的40倍,當然破40次。一樣的,制度說業績成長就可以拿獎金,員工便會隱藏實力,讓老闆摸不了底,降低目標值,容易達成,獎金就可以月月領、年年領,活得長領得多。
人就是人,人性就是自私自利,想要員工卯足勁,把實力飆出來,不要留一手,就請改變制度,重新訂定管理績效的指標,設定合理的目標值,員工就會自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配合演出。
- av
- blue
- c
- der
- hr
- ig
- ng
- ol
- 一個
- 一天
- 一樣
- 一點
- 上個
- 上班
- 上班族
- 下來
- 不保
- 不到
- 不如
- 不得
- 不斷
- 不是
- 不行
- 不要
- 不論是
- 不過
- 之前
- 之道
- 了還
- 事後
- 五年
- 交不
- 人性
- 什麼
- 他們
- 代表
- 以後
- 企業
- 來不及
- 來台
- 促進
- 保持
- 個人
- 做到
- 兩年
- 公司
- 出來
- 功課
- 勉強
- 只是
- 只能
- 只要
- 可以
- 台灣
- 合理
- 同行
- 員工
- 問題
- 因為
- 國家
- 在職
- 地獄
- 場上
- 壓力
- 外商
- 大到
- 大家
- 天堂
- 天天
- 女性
- 如果
- 委屈
- 媒體
- 害慘
- 害死
- 容易
- 實力
- 實在
- 將來
- 就是
- 就會
- 工作
- 市場
- 幫助
- 年來
- 年紀
- 年領
- 很多
- 後來
- 得到
- 心裡
- 必須
- 性功能
- 性慾
- 性高潮
- 想要
- 態度
- 成功
- 成為
- 成績
- 成長
- 所以
- 才剛
- 才能
- 抱怨
- 持續
- 指標
- 掉入
- 控制
- 擔任
- 改變
- 放過
- 教育
- 數字
- 是從
- 時代
- 會成
- 有人
- 有利
- 朋友
- 東家
- 根本
- 業務
- 業績
- 每個
- 決定
- 沒有
- 治療
- 活得
- 炒魷魚
- 無法
- 獎金
- 現在
- 男性
- 當然
- 目標
- 知道
- 神準
- 竟還
- 策略
- 簡單
- 紀錄
- 給我
- 經理
- 總經理
- 績效
- 罷了
- 義破
- 老實
- 老闆
- 職場
- 職涯
- 胃痛
- 能力
- 能夠
- 自己
- 自私自利
- 蔡溫
- 衝到
- 裡有
- 規定
- 訂定
- 討論
- 認為
- 說好
- 說破
- 說話
- 調整
- 賺錢
- 起來
- 輕鬆
- 轉職
- 這些
- 這位
- 這個
- 這是
- 這種
- 這裡
- 這麼
- 進步
- 運動
- 過來
- 過年
- 達成
- 還不
- 還是
- 還能
- 那麼
- 重點
- 長期
- 開始
- 障礙
- 隱藏
- 難以
- 難看
- 需要
- 預期
- 預測
- 領到
- 高潮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