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台語說:「世界沒多大,大家相遇得到。」在職場上大家都在同一個產業的圈子裡,這個世界就更小了。

平常我們買東西總是怕廣告不實,深怕買到名實不符的產品,在購買前通常會搜尋一下評價,參考一下其他人的開箱文作為購買參考,那麼錄取新人呢?
面試主管即使面試的功力再高,也難保不會看走眼,那麼何不驗證一下求職者過去的經歷,徵詢一下求職者過去的公司,就能降低風險、多一層保障。
一、好聚好散,免留後患
有人說政治人物下台比上台困難,下台的身影也比上台更重要。同樣的,離職也比到職重要,到職易準備,離職難控制。要離職總是有原因的,好聚好散並非沒有但總是少見,若是好端端的沒事,幹嘛要離職。要離職通常都是因為公司沒前途、制度不完善、老闆沒天良、主管難溝通、工作量太大、薪資又太低、同事難相處、環境太惡劣、福利大縮水……,總之就是一切都是公司的錯,這麼爛的公司那能不離職。
因為一肚子委屈就難免到處抱怨,因為隱忍太久就難免一觸即發,因為無心戀棧,就難免工作怠惰,最後大家撕破臉口出惡言不歡而散,那你想當你有可能錄取下個工作,萬一對方來徵詢前一家公司的意見時,你想你的新公司會聽到些什麼?
所以,為了自己未來著想,即使滿腹委屈也沒必要得罪公司,平白給自己樹立敵人,更何況通常你認為都是公司的錯,而公司卻幾乎都認為是你自己有問題。
二、人員離職,落井下石
人都容易找理由來保護自己,你以為離職受傷的是自己,卻沒想到老闆或主管也認為他們受到很大的傷害,這話聽起來好笑,但發生的機率卻不低,尤其是能力愈弱的主管愈嚴重、自信愈差的主管愈易發生。可惜的是,這類主管佔比還不少。
員工離職難免抱怨連連,稱公司這裡不好、主管哪裡不佳,如果易地而處,你能不受傷害嗎?員工離職看在老闆的眼中就是否定公司,對主管而言就是對他投下反對票,就算離職員工沒有明顯抱怨,自信較弱的老闆或主管心裡還是會覺得受到傷害,甚至我曾遇到過不少老闆,即使是小職員離職都會認為對他是一種「背叛」,沒錯,這個世界經常就是那麼誇張。
所以,某些老闆及主管們為了扳回自己的顏面,會刻意的說離職員工的壞話(即使事實不是這樣),用對自己有利的觀點解釋一切的事情,所以這時如果下家公司打來徵詢你過去的表現,正好就成為發洩的出口。若你覺得自己的老闆可能是這種類型,離職時就須更小心處理,才不會惹來無妄之災。
三、離職的影響不只一時
不要以為職位低,工作也不怎麼樣,不會有什麼影響,反正都要走了,就可以率性而為。曾經有個例子,當初在公司惡搞,弄得烏煙瘴氣的,公司好不容易才把人請走,沒想到七八年後,當時的主管竟然接到別家公司的徵詢電話。
為何經過這麼多年,還有人會徵詢這麼早之前的工作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有同學、都有同事、都有朋友,大家也都會換新工作,而且很容易都在同一個產業,在同一個地區,同產業的人尤其是主管,還有很多同業交流的機會,所以很容易認識你之前待過公司的人,就很容易徵詢了。
四、離職留下好印象,對未來幫助更大
離職給前東家留下壞印象,可能對未來造成傷害,但如果離職時給公司留下好印象,說不定哪天也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有個大學畢業沒多久,在電腦業做個基層工作的妹妹,後來不知怎麼的到美國去念書了,畢業後就留在當地找工作。因為之前沒什麼工作經驗,所以在履歷表的可徵詢對象欄位中就留了多年前在台灣工作時主管的電話,最沒想到是,對方竟然真的就打越洋電話來了。
「您好,請問是某某某嗎?我這裡是XX銀行美國XX分行的人事單位,不知您是否方便,我們想對最近的求職者某某某徵詢您對他的看法。」
當初她待的時間不長,雖然沒做什麼重要事情,但態度很認真,離職的過程處理得很好,交接也很順利,給大家留下好印象,於是這位主管就跟對方說,「雖然她當初做的不是金融業,在職的時間也不長,但仍是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與工作態度,因此很樂意推薦。」在談話結束前,這位主管稍稍補充了一下目前任職的公司與職位,對方一聽原來也在金融業上班,有相當豐富的資歷而且職位不低,於是就很滿意的結束這次談話。當然,這位女孩也順利的得到了她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五、最不可得罪的是人資
有些員工可能因為對公司不滿而離職,於是常把情緒發洩在離職程序上。或許不爽辦離職程序來個不告而別、或許交接不完全……其中最糟糕的就是直接嗆人資,這是最不智的表現。
離職手續一般都是由人資單位來負責,大多都希望彼此能夠好聚好散,順利完成手續,如果你有委屈,人資大多願意聽聽你的意見,然後再適時適度的表達,扮演潤滑劑的角色,但要是離職者的情緒過大,遷怒於人資,那可就麻煩了。
人資是最常接到別家公司招募徵詢的單位,因為彼此都是人資單位所以好溝通,有時求職者也未必會提供可徵詢的對象,那麼當然就只好問人資,而且即使求職者提供了可徵詢的對象,有時人資在徵詢時還是會去詢問對方公司的人資單位,因為這樣比較能夠得到較為客觀的答案。
一位好的人資通常不會刻意斷人生路,很多人可能因為過去表現不佳受到教訓後而痛改前非,有些人可能過去程度不好,但幾年後突然開竅了而突飛猛進。所以人資大多不會跟對方說不好的事情,最多點到為止,盡量用正面的角度來解讀事情,但一旦離職時得罪了人資,事情恐怕就不一樣了。
六、勿晚節不保,要逆勢操作
也有不少的人在離職前一直忍耐,一直等到遞出離職申請書後,整個人就像脫韁的野馬,突然間變得勇不可當,無畏無懼的,整個人的表現跟過去判若兩人。人都還沒走,主管說的話就開始不甩,手上的工作無限期的延長,心情好時請假不來,心情不好時更該請假休息,把過去好不容易費心建立的一點點工作態度,頓時間破壞殆盡。
遞出辭呈後無心工作,時間一下子多了出來,無處打發就只好到處找人聊天,那能聊什麼呢?旁人不用聽用肚臍眼想也知道,不外就是給自己的離職找合理的理由,即使那是真的,公司也難於接受。一個願意接受建言會改善的公司,不必等到你要走了才開始察納雅言,只會認為你自己要走就算了,還要妨礙別人的工作,影響別人的士氣,真是罪該萬死。
對於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沒必要早早的就樹立敵人,即使是家爛公司要是也能轉化成對未來職涯的助力豈不更好,所以離職時千萬不要不留情面、恣意批評。並且離職前反而比平時更努力,甚至加班把手上的工作全部做完,讓主管無須擔心後續接手的問題,對於自己的離開讓別人只留下惋惜,而沒有怨言,想要造謠生事都困難。即使自己過去的工作表現未必真的理想,一個好的離職態度,在最後給大家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還能扳回一城,何樂而不為呢?
- av
- b
- c
- d
- der
- e
- g
- go
- hr
- ig
- k
- mg
- ng
- ol
- oo
- ph
- ps
- 一下
- 一份
- 一個
- 一切都是
- 一對
- 一樣
- 一直
- 一種
- 一般
- 一點
- 七八年
- 上班
- 下個
- 下台
- 不佳
- 不來
- 不保
- 不到
- 不可
- 不好
- 不容
- 不實
- 不少
- 不是
- 不會
- 不滿
- 不為
- 不爽
- 不用
- 不留情
- 不知
- 不要
- 不長
- 不離
- 世界
- 並且
- 並非
- 主管
- 之前
- 之災
- 事實
- 事情
- 交接
- 人事
- 人員
- 人會
- 人物
- 人生
- 什麼
- 他們
- 以為
- 任職
- 休息
- 何不
- 作為
- 你過
- 來個
- 來源
- 促進
- 保護
- 個人
- 做個
- 傷害
- 全部
- 兩人
- 八年
- 公司
- 其實
- 再見
- 出來
- 判若兩人
- 別人
- 到職
- 到處
- 前任
- 前途
- 功力
- 功能
- 功能障礙
- 加班
- 助力
- 努力
- 千萬
- 印象
- 即使
- 原來
- 原因
- 參考
- 受傷
- 受到
- 只會
- 可以
- 可得
- 可能
- 台灣
- 台灣工
- 合理
- 同一個
- 同事
- 同學
- 同樣
- 員工
- 哪裡
- 問題
- 單位
- 嚴重
- 因為
- 困難
- 圖片
- 在職
- 地區
- 基層
- 場上
- 壞話
- 士氣
- 多久
- 多大
- 夠好
- 大學
- 大學畢業
- 大家
- 太低
- 女孩
- 女性
- 女用
- 她當
- 好聚好散
- 好處
- 如果
- 委屈
- 客觀
- 容易
- 對方
- 對於
- 對象
- 小心
- 少見
- 就是
- 履歷
- 履歷表
- 工作
- 希望
- 帶來
- 幫助
- 平常
- 平時
- 年前
- 幹嘛
- 幾年
- 度來
- 廣告
- 延長
- 建言
- 影響
- 彼此
- 很多
- 很順
- 後來
- 得到
- 心情
- 心裡
- 必懂
- 必會
- 忍耐
- 念書
- 怎麼
- 怎麼樣
- 性功能
- 性慾
- 性高潮
- 情緒
- 惡搞
- 想當
- 想要
- 惹來
- 愈差
- 意想不到
- 意見
- 態度
- 成為
- 我們
- 或許
- 所以
- 手上
- 打發
- 批評
- 找人
- 抱怨
- 接不完
- 控制
- 推薦
- 提高
- 換新
- 搜尋
- 擔心
- 改善
- 整個
- 敵人
- 新人
- 方便
- 於是
- 明顯
- 易發
- 是否
- 時請
- 時間
- 更好
- 更該
- 最常
- 最後
- 最近
- 會有
- 有人
- 有個
- 有利
- 有時
- 朋友
- 未來
- 未必
- 東家
- 東西
- 業的
- 樂威
- 樂威壯
- 樂意
- 樹立
- 機會
- 機率
- 正面
- 比較
- 氣的
- 求職
- 求職者
- 沒事
- 沒什麼
- 沒前途
- 沒多
- 沒想到
- 沒有
- 沒錯
- 治療
- 準備
- 溝通
- 滿意
- 漂亮
- 潤滑
- 為何
- 無心
- 無懼
- 無限
- 爽辦
- 理由
- 環境
- 產品
- 產業
- 由人
- 由來
- 申請
- 男性
- 畢業
- 當你
- 當你有
- 當時
- 當然
- 發洩
- 發生
- 的話
- 盡量
- 直接
- 相處
- 看出
- 看法
- 看走眼
- 真的
- 眼中
- 知道
- 破壞
- 福利
- 種類
- 突然
- 竟然
- 第一份
- 等到
- 答案
- 簡單
- 糟糕
- 結束
- 經常
- 經歷
- 經過
- 經驗
- 縮水
- 總是
- 美國
- 老闆
- 聊天
- 職位
- 職前
- 職場
- 職涯
- 聽到
- 聽聽
- 肚子
- 肚臍
- 肚臍眼
- 背叛
- 能力
- 能夠
- 能給
- 能過
- 能降
- 自信
- 自己
- 著想
- 薪資
- 處理
- 表現
- 表達
- 補充
- 裡不
- 覺得
- 觀點
- 角色
- 解讀
- 解釋
- 評價
- 誇張
- 認為
- 認真
- 認識
- 談話
- 請假
- 請問
- 變得
- 豐富
- 負責
- 買到
- 資歷
- 購買
- 起來
- 身影
- 辭呈
- 逆勢
- 這位
- 這個
- 這是
- 這樣
- 這次
- 這種
- 這裡
- 這話
- 這麼
- 造成
- 造謠
- 連連
- 遇到
- 過去
- 過程
- 適度
- 適時
- 還不
- 還是
- 還有
- 還沒
- 還能
- 還要
- 那麼
- 重要
- 重點
- 銀行
- 錄取
- 開始
- 降低
- 障礙
- 雖然
- 離職
- 離開
- 電腦
- 電話
- 面試
- 順利
- 頓時
- 願意
- 類型
- 風險
- 高潮
- 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