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會考、免費牛奶爭議不斷,關於孩童教育問題又浮上檯面,父母到底該如何教養孩子才正確?

台灣2013年的生育率,已經低到世界最低,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讓現代父母經常對孩子過度關心──全權掌控他們的一切,努力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避免他們受傷,同時還要贏在起跑點,終極目標是教養出「完美小孩」。
這種教養方式,也讓我們經常遇到難題:希望孩子獨立,又怕他們做不好;希望孩子學習更多,卻又沒有耐心讓他們慢慢探索;希望他們負責任,但又忍不住出手幫孩子做決定。結果,在百般呵護之下長大的孩子,卻又缺乏抗壓性、自主性,也較少有責任感。於是父母們開始困惑,究竟該怎麼教養孩子才正確?
父母學放心、懂放手 孩子才得以做自己
資深媒體人李濤、李艷秋夫婦的獨子李志邦,十四歲就當了小留學生。李艷秋每次到美國探望兒子,就自動化身為「台勞」,不停地這裡擦那裡清,幫兒子宿舍大掃除。李志邦年紀小時還會默默接受,但上大學後,他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會反抗。
李艷秋見兒子的宿舍像垃圾堆,邊整理邊嘮叨不停,「老媽好不容易來一趟,光清理就清理了三天。⋯⋯要像這樣才符合我的清潔標準。」李志邦當下就頂嘴說,「這是我住的地方,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為什麼要照妳的標準?妳又不住這裡。」
李濤聽到母子有爭執,也來關心一下,責問兒子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散亂。父子間僵持了將近半個鐘頭,最後兒子只回了一句話,「我就是不想做,可以嗎?」李濤這時才發現,原來是孩子已經長大,「想做他自己」了。
一直以來,李濤都想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兒子,希望他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避過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難及苦痛,但孩子的回應是「我要自己去嘗試」。李濤說,「我知道那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是他堅持要自己去嘗試,那時候我才了解,他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原本順心的孩子,突然決定要「做自己」,習慣將孩子捧在手心的父母肯定會措手不及,李濤夫婦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磨合的期間彼此依然衝突不斷。問他們怎麼面對孩子的轉變,身為母親的李艷秋說,「這時候是該要放手了。因為如果再不放心,只會把他越推越遠,更加回不了頭了。」
於是,他們試著開始放柔軟,不再主動追蹤兒子的生活,也不再天天電話遙控。一段時間後,兒子主動回頭來找他們,性格上也成長許多。上研究所後,兒子的「垃圾屋」不再,以前的規律作息回來了,房間整理得一塵不染,連與父母相處也變得平順。
對孩子的期待,其實是自己焦慮、孩子有壓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也有自己成長的節奏,順著他的節奏前進,時機到了自然會花開蒂落。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盧蘇偉有一次到學校演講,還在準備階段,就在會場外聽到小男孩的嘶吼聲:「你走開,我不喜歡你!」「你們大人都一樣壞,我討厭你們!」小男孩堅持不肯進入會場,老師也奈何不了他,媽媽則是站在一旁尷尬又難堪。
見孩子這般失控舉動,媽媽忍不住向旁人訴苦起來,「這是我的冤親債主,我為了這孩子不知受了多少苦。」孩子在眾目睽睽下也十分委屈,「你就只會哭,哭有什麼用!」「我討厭來學校,每次妳一來學校,我就要倒大楣!」孩子說完就氣呼呼地跑出去。
媽媽邊掉眼淚,邊敘述她的故事。她說孩子打娘胎開始,就很不安穩,懷孕期間只能天天臥床。出生後也是大病小病不斷,三不五時跑醫院,幾乎要以醫院為家了。
上小學後,原本以為就要苦盡甘來,卻又發現孩子有無法專注的毛病,人際互動也不好,經常和老師、同學起衝突。今天是希望帶來他聽演講能有所改善,怎知他一聽到周六也要到學校,就發飆了。
盧蘇偉認為,孩子的正常和理性,是來自於良性的互動。如果父母因為對孩子的成長焦慮,而急於要求孩子符合父母期待的作為時,就容易造成孩子情緒失控。放慢腳步,給孩子自己追趕上的機會,他們將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 av
- b
- c
- d
- der
- g
- hr
- ig
- mg
- ng
- ol
- ph
- 一下
- 一些
- 一來
- 一個
- 一樣
- 一次
- 一段時間
- 一直
- 不了
- 不住
- 不停
- 不再
- 不喜
- 不好
- 不容
- 不得
- 不想
- 不放
- 不斷
- 不知
- 世界
- 主動
- 了解
- 人際
- 什麼
- 他們
- 以為
- 低到
- 何不
- 作息
- 作為
- 你們
- 來學
- 來自
- 促進
- 個人
- 傳授
- 免費
- 兒子
- 其實
- 出生
- 到底
- 創辦人
- 功能
- 功能障礙
- 努力
- 原來
- 原本
- 反抗
- 受傷
- 只回
- 只會
- 只能
- 可以
- 可能
- 台勞
- 台灣
- 同學
- 同時
- 呵護
- 問題
- 喜歡
- 嘗試
- 回來
- 回應
- 回頭
- 因為
- 困惑
- 困難
- 在手
- 地方
- 垃圾
- 堅持
- 壓力
- 多少
- 大人
- 大學
- 大掃除
- 大病
- 天天
- 夫婦
- 失控
- 女性
- 女用
- 如何
- 如果
- 委屈
- 媒體
- 媽媽
- 孕期
- 孩子
- 學校
- 學生
- 學習
- 安穩
- 完美
- 定會
- 家庭
- 容易
- 將會
- 將近
- 小孩
- 小學
- 小時
- 小病
- 就夠
- 就是
- 就要
- 尷尬
- 已經
- 希望
- 帶來
- 常遇
- 年紀
- 彼此
- 很多
- 忍不住
- 怎麼
- 急於
- 性功能
- 性慾
- 性格
- 性高潮
- 情緒
- 想法
- 慢慢
- 懷孕
- 成長
- 我們
- 我要
- 房間
- 找出
- 抗壓
- 抗壓性
- 掃除
- 掌控
- 探索
- 提高
- 改善
- 放慢
- 教育
- 教養
- 整理
- 方式
- 於是
- 時候
- 時機
- 時間
- 更加
- 最後
- 會反
- 有所
- 有無
- 期待
- 期間
- 未來
- 柔軟
- 標準
- 機會
- 正常
- 正確
- 母親
- 每個
- 毛病
- 決定
- 沒有
- 治療
- 清潔
- 清理
- 準備
- 無法
- 焦慮
- 照顧
- 爭議
- 父母
- 牛奶
- 特質
- 獨立
- 現代
- 理性
- 生活
- 生育
- 生育率
- 男孩
- 男性
- 留學
- 當下
- 當了
- 發現
- 發飆
- 目標
- 相處
- 知道
- 研究所
- 究竟
- 突然
- 節奏
- 終極
- 結果
- 經常
- 經歷
- 經驗
- 缺乏
- 美國
- 習慣
- 老師
- 聽到
- 臥床
- 自動
- 自己
- 自然
- 舉動
- 良性
- 苦盡甘來
- 衝突
- 要照
- 規律
- 覺得
- 討厭
- 許多
- 試著
- 認為
- 變得
- 負責
- 責任
- 責任感
- 資深
- 贏在
- 起來
- 起跑點
- 越來越
- 轉變
- 辛苦
- 這是
- 這樣
- 這種
- 這裡
- 這麼
- 造成
- 進入
- 遇到
- 過度
- 過程
- 適合
- 遭遇
- 避免
- 還在
- 還會
- 還要
- 那裡
- 醫院
- 長大
- 開始
- 開心
- 關心
- 關於
- 階段
- 障礙
- 難題
- 電話
- 面對
- 順心
- 領袖
- 養出
- 高潮
- 默默